水是生命之源。
2022年11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了守份《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報告中對目前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可用淡水資源進行了盤點。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有約36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面臨供水不足,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擴大到50億以上。
圖源:WMO
安全持續地供水,成為了各大城市優化經濟發展格局重中之重。
然而,對于全年無休的自來水公司、污水廠而言,新的問題日益凸顯——能源消耗。
根據12月1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2年1-11月全社會用電量報告》,報告中指出全國用電量同比增長3.5%。
圖源:國家能源局
高能耗帶來的問題。
作為高度依賴電能驅動運轉的自來水公司、污水廠而言,大量消耗電能則需要承擔高昂的運行費用。隨之而來的是全球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所以推動水務行業實現低碳運行、節能降耗,已然迫在眉睫。
開展“光伏+水務”的模式。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尤其是“光伏+水務”的模式。各地區也積極相應,2021年,鹽城市建湖縣推出《建湖縣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方案》,為整縣開發指明方向。
實地探訪可實施。
江蘇新陽光智頂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對建湖縣自來水公司、城南污水廠、上岡自來水公司的實地探訪發現,其主要處理單元:如生物池、二沉池、調蓄池擁有較大的表面空間,廠區內的綠化地帶和辦公建筑屋頂也能安裝光伏電池組件,因此具備在自來水公司、污水廠實施光伏發電系統的基本硬件條件。另外,白天光伏發電,即發即用,可避開用電高峰,夜晚可用電網低谷電價,可大幅節約運行成本。
BIPV結構有優勢。
在建設過程中,新陽光智頂采用了創新性的BIPV結構和門式鋼架結合,在使用壽命較傳統彩鋼瓦大大提升的同時綜合造價成本低于彩鋼瓦結構,實現了光伏建筑一體化上的技術突破和土地及空間資源的二次開發利用。
專利保駕護航。
新陽光智頂采用具有獨家專利的導水槽結構,該結構擁有獨特的六層防水設計,能夠100%防滲水,再利用U型導水槽能夠迅速地將建面污水排除,杜絕了積水對組件的腐蝕和漏水污染水質的問題。
智能運維時刻在線。
不僅如此,該項目還引入了“智能運維”系統,通過新陽光智頂的智能運維云中心與現場傳感器的相互通信和協作,實現了電站發電量監測、數據影像監控、故障預警和故障定位等智慧化功能,達到全方位數字化、精細化、效益化的光伏電站管理目標,保障電站效益的最大化。
打造利潤的連廊。
俗話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著建湖自來水公司光伏項目的并網發電,建湖自來水公司也在綠水之上建成了“金山”。光伏安裝面積5380平方米,裝機容量1115.64kWp,年均發電量122.7萬度,項目建成后,年均節約標準煤441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噸,25年減排2.5萬噸。另外,借助光伏屋頂對水池的遮擋,有效抑制池內水體藻生長,進一步節約后續的凈化成本。
建湖縣自來水公司
上岡自來水公司
隨著新陽光智頂在“水務+光伏”模式上不斷精進,業務能力也得到提升,先后實施了建湖縣城南、城北污水廠、上岡鎮自來水公司等項目。
在未來,新陽光智頂將繼續發力BIPV領域,進一步探索光伏與建筑的深度融合,拓寬光伏行業的應用縱深,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應有的力量。